“一过烟桥,必走正道”这是一个有着约600年历史的九江镇烟桥村里世世代代传下了的一句格言古训,不论是跨越了6个多世纪的村民,还是慕名到访的海内外游客,都从中受教诲,从中受益。
烟桥村于明代正统十四年(1450年)建村,因布局如一展翅飞燕,旧称燕桥村。村口长木桥原名“燕桥”,因终年水汽蒸腾,雾气缭绕,清乾隆年间已有“烟桥”之称,久而久之,村子亦改名为“烟桥村”。也正因为桥的久负盛名与神奇之魔力,远道而来的客人们一定会去步行穿越这座长木百年古桥,来回走走,乐此不疲。
恢弘古建筑何氏大宗祠
何氏大宗祠位于烟桥村大巷口,又称何氏六世祠,是烟桥村6间祠堂中唯一保存的一间。大门梁柱上石雕、木雕、灰雕和砖雕搭配,样式乃清末典型繁琐而精致的风格。祠堂的始建年代不详,清嘉庆十九年(1814)重建,光绪十八年(1892)重修。题额为清同治六年(1867)顺天举人顺德梁骝藻所书。二进三间、抬梁式木构架、镬耳山墙硬山顶建筑。面积约400平方米。木雕、砖雕及灰塑精巧,手工精细,人物、花鸟等栩栩如生。祠内有咸丰九年(1859)探花顺德李文田题匾“惇叙堂”。
村中老人介绍,几百年来,烟桥人才辈出,励学之风源远流长,古代科举,何文绮考中进士,在京为“兵部主事”,中举者有五人,贡生有六人,文学十九人,监生四十一人,俏生一人,武学十六人。这些人才,为社会贡献良多。在祖祠内,有一联足可见当年的辉煌:距樵麓十里以南,有乡贤有画师,遍地美豪齐鹊起;计男丁六百余口,若举人若进士,秀才文武更蝉联。
老人说,何文绮被光绪皇帝封为“郡国乡贤”,牌坊还在。在鸦片战争时期,他参与策划三元里抗英,晚年回乡,还教导朱次琦(朱九江,康有为老师)读书为人,后来朱次琦中进士为官,晚年返乡教书也是受文绮公之影响。
烟桥古村,买车论斤
在这个有着久远历史的古村里游历时,还遇到一个有趣的事情,这个2006年还仅有一台摩托车的古村落,现在已经是家家有汽车,从自己家菜园摘菜回来的一个大婶开玩笑的告诉笔者,现在村里每家都买了2000多斤的汽车呢?看到笔者迷惑不解,大婶笑言,自己开玩笑呢,一台车不得有个2000来斤,现在几乎家家都有车了,现在日子好过了,生活水准提高的很快,村里建了图书室、纪念馆、停车场等配套设施,村民活得富足快乐。
另外,烟桥村虽不大,人口也不多,但各时期出的人才确实不少。清代何丹山,本家贫,但苦学,终成岭南画派大师。在商界,出类拔萃的很多,如“一经堂”“丹桂堂”、“百福堂”、“尚志堂”、“五美堂”等等。如“一经堂”创始人何如騵(牧野公),九岁父亡,家贫,十四岁母亡,十七岁往澳门卖药开始,后在中国香港、日本等地经商,获利不忘故里,重建祖祠,护弱救贫,东村至河清、璜矶、西樵、基边村的石板路及村内石巷皆其捐建。
一树成林生生不息
烟桥边、祖祠旁,榕树遮天蔽日,俨然小树林,“树包塔”、“连理树”等奇观令人们叹为观止。细看才发现在这片茂林中,“货真价实”的只有一棵老榕树,其余8棵都是从它身上分长出去的,真乃一树成林!
据介绍,每棵分支树引种下来都与国家大事有关联,1945年日本军投降,老百姓得以重新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,为纪念这个转折性时刻,村民从榕树上引种一枝气根;新中国成立时引种一枝;1982年为改革开放的形势所鼓舞,再引种一枝;1997年香港回归、1998年5月村子遇上大水灾、1999年澳门回归、2000年庆祝千禧年、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,都各引种一枝。其实,这是村民用类似结绳记事的古老方法,通过引种老榕树,把每一个历史性时刻记录下来。这便是迄今老榕树所有枝干的来源。
现在,村里的老人都喜欢在这片数百平方米的古榕下聚会闲谈。村民更是尊称老榕树为“树祖公”和“国事榕”,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。村中大户人家住所随祠堂分布,村子的布局基本面貌仍在,其中,“烟桥正道”贯通南北,乃全村之轴心,北端的门楼是村子正式的入口,麻石门的门楣上刻的是正楷字体,而字画已经模糊不清,样式朴素,传说出自何丹山之手。
一过烟桥,必走正道
而烟桥,就在祠堂的前面,加上村中地理形状和布局像一只展翅飞燕,所以名为“燕桥”,后改为“烟桥”。最初用竹架制成。1831~1835年间,乡人如骧公倡议改建为木桥,1908年乡人锡恩公与族侄毓桢公重修改建。1995年,在征得村民同意下,扩建河清至烟南公路,并将木桥改建为钢筋水泥结构的公路桥。近年,烟桥重修,当年从古桥中拆下来、依旧保存完好的古木再次架到了小河两岸,半米多宽的木板条搭在十来米宽的河道上,人走在上面桥身颤抖,走在上面颇为“惊险”。
村里老人介绍,村里素有“一过烟桥、必行正道”之说,也以此训诫后人要行正道,莫走歪路。如今游客到村中,也是必走烟桥正道,一过烟桥,永避邪路。